我很幸福的地方在於,我有幾個真心的朋友。姐姐總是很羨慕我,我也覺得很開心,因為在這些朋友面前有話直說,不必猜疑,不必多心別人會過份解讀自己的話語,非常的自由自在。


  我事實上是個不太容易交朋友的人,很容易沈浸在與現在朋友間的活絡中,認識新朋友像是個重新開始,重新揣摩一個人的心思,覺得不太容易。所以我認識朋友的時機多是在學校時期,天天上課也不得不接觸了。但現在我才發現自己對朋友付出的心力太少,特別是在失去了名佩以後。

  
  除了我的個性之外,我想台灣的文化在認識朋友並不夠開放,人與人之間總是有種距離。好比我們很少會去認識一個未來不知道會不會接觸、會不會互動以及可能沒有任何交集的人,心想總是想:「省了吧,現在認識反正之後還不是過客,沒什麼聯絡」。這種態度不止在陌生的朋友上適用,對於不熟的朋友似乎也是。我不知道這是我自己的性格,還是在台灣這種大環境下塑造而成的普遍性格。套句話說,若沒有什麼機會再見面,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吧。

 
  讓我想起這件事的,是一個國外回來的朋友。她待在國外七八年的時間,投入從高中到大學的精華時期,這是人格在後天上培育的重要時期。我們最近接觸時像是接上線了,多年前的好朋友在失聯七八年間,今日相處起來竟然出奇的自在,我覺得非常的神奇。在和她互動的過程中,我發現了不同文化上,對於交朋友的這檔事,似乎有一段差距存在。


  她可以介紹A朋友給B朋友認識,甚或在朋友間頓時間打成一片,彷彿是「朋友嘛, just friend!」,對於陌生朋友總是有不減的熱情,至少比我更有活力去認識另一個人。我在心中比照著「台彎版(中國版)」與「澳洲版(西方版)」的交朋友方式,覺得她的方式很free,我在心中問著自己『只是認識個朋友為什麼要想那麼多?!』


(不過我也常看著她的行為捏一把冷汗,時時警告著她:在台灣哪些行為不安全,像是羊入虎口!!)



  但是總而言之,關於交朋友這件事,我感受到許多更多元的認知。慢慢地開放起自己交朋友的態度,走出一個閉塞的模式,可以更為開放、更投入在朋友之間的關係上。如果有一天我說:「嘿,我介紹個朋友給你認識吧?!」,請不要拒絕,試著用心享受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以及拿捏人際間的分寸,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。


 



 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we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